&esp;&esp;四川总兵寇善超是高仲平的二女婿,而都指挥使高铖则在四川掌兵多年,可以说这是高仲平在四川最大的依仗。
&esp;&esp;高铖沉吟片刻,说道:“卫王如今排斥异己,野心可谓昭然若揭,父亲那边儿的意思是,打发了二弟和三弟过来,如果京中有变,我等就首倡义兵,匡扶社稷。”
&esp;&esp;曾书鸿眉头紧皱,面上忧色密布,说道:“四川之地距离关中不远,朝廷兵马朝发夕至,如非万一,不宜与朝廷对抗,以免生灵涂炭。”
&esp;&esp;高铖目光咄咄,冷声道:“入川之路险要,朝廷纵然进兵,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派兵进抵,到时候兵事一起,天下诸部兵马云起而应,逼那卫王归隐。”
&esp;&esp;寇善超沉声道:“卫王骁勇善战,长于兵略,只怕那时候也不是那般容易的。”
&esp;&esp;就在几人相议之时,一个嬷嬷进入厅堂之中,朗声道:“制台大人,高家二郎、高家三郎从外间过来了。”
&esp;&esp;高铖脸上顿时流溢起喜色,说话之间,起得身来,说道:“我去迎迎。”
&esp;&esp;四川总督曾书鸿也起得身来,道:“一块儿过去瞧瞧。”
&esp;&esp;须臾,众人向着外间而去。
&esp;&esp;此刻,自总督衙门的仪门而来黑压压的一群人,为首之人自是高渤、高镛兄弟二人,不远处则是魏王和梁王两人。
&esp;&esp;高铖脸上挂着亲近的笑意,伸手招呼道:“二弟,三弟。”
&esp;&esp;高渤和高镛快步近前,也朝着高铖唤了一声,说道:“兄长。”
&esp;&esp;魏王和梁王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,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稳妥之意。
&esp;&esp;巴蜀之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前汉高帝刘邦在此而成帝王之基,他们兄弟两人也可以。
&esp;&esp;陈渊面色微顿,浓眉之下,目光闪烁了下,凝眸看向四川总督曾书鸿和高铖几人,目中可见神芒微动几许。
&esp;&esp;众人寒暄而罢,说话间,沿着一条绿漆栏杆的抄手游廊快步进入后宅厅堂,重新落座下来。
&esp;&esp;高铖抬眸看向高镛和高渤两人,问道:“父亲那边儿怎么说?”
&esp;&esp;高镛道:“兄长,父亲说让我和二弟听兄长的。”
&esp;&esp;高铖面上现出关切之色,问道:“京中情况如何?父亲那边儿可还好?”
&esp;&esp;高镛两道浓眉之下,目光闪烁了下,低声说道:“卫王如今在大肆安插亲信,月前流放了内阁阁臣吕绛和翰林掌院学士陆理,父亲他在京中为了朝廷达大局,只能委屈求全,与那贾珩小儿虚以委蛇。”
&esp;&esp;高铖皱了皱眉,沉声道:“卫王其人,实为当世董卓,操莽之流,在京中横行霸道,我大汉绝不能容忍此类奸佞逞凶为恶。”
&esp;&esp;高渤顺势在一旁介绍说道:“这位是先帝之亲藩,魏王和梁王两位殿下。”
&esp;&esp;高铖这会儿,转眸看去,轻声说道:“魏王,梁王,许久不见。”
&esp;&esp;魏王陈然起得身来,朝着高铖行了一礼,道:“高兄。”
&esp;&esp;崇平帝在潜邸之时,魏王陈然与高铖也是颇有来往的。
&esp;&esp;高铖沉吟片刻,问道:“殿下在神京城中的遭遇,我在成都听到了,卫王其人在神京城中骄横跋扈,蛊惑宪宗皇帝,殿下起兵讨逆,虽然事败,但世人多悯之。”
&esp;&esp;听高铖提及旧事,魏王连忙道:“惭愧,如果不是卫王在京中以言魅上,本王也不会兵行险着,搏命一击。”
&esp;&esp;现在,可以说,众人都将所有的罪责都归咎到卫王贾珩身上。
&esp;&esp;贾珩俨然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魔王。
&esp;&esp;高铖转眸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陈渊,问道:“这位是?”
&esp;&esp;陈渊轻笑了下,浓眉之下,目光莹莹如水,凝眸看向高铖,问道:“高兄这是不认得在下了吗?”
&esp;&esp;高铖闻听此言,面色凛肃无比,因为陈渊此言,心头不由一惊,诧异说道:“可是赵王府的三公子当面?”
&esp;&esp;陈渊和高铖原本就是同龄人,当年崇平帝、赵王以及废太子等人夺嫡之时,三人尚是稚龄幼童,也曾呆在一起玩闹。
&esp;&esp;陈渊剑眉挑了挑,脸上不由现出感慨之色,低声道:“忆昔当年,与高兄几人在京中游玩嬉闹的时光,恍
第一版主